社区里建友好型美术馆,跳出消费逻辑我们能看到什么 | 专家把脉

最新信息

社区里建友好型美术馆,跳出消费逻辑我们能看到什么 | 专家把脉
2023-12-11 07:25:00
作为城市文化形象的一张名片,美术馆无疑是集聚艺术与美的空间。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愿意走进去,艺术美似乎与日常生活多了一层壁垒。近几年在上海诞生了一些社区友好型美术馆,力图打破这层壁垒。社会学家如何看待社区里的美术馆所进行的实践,对此,上观新闻专访了城市研究者、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工专硕中心主任孙哲
  记者:作为一名社会学家,您如何评价社区友好型美术馆的实践探索?
  孙哲:社区友好型美术馆是艺术介入社会的一种媒介。对于城市社会而言,艺术不可能凭空介入,需要社区这个载体,在一定范畴内形成社区记忆。社区友好型美术馆或者美术馆的社区实践都推进了这个概念的发展。
  日常生活的审美更强调互动性,它不完全是展示性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型。艺术有包容性,这个过程就跟社区关联。因为生活本身是动态的,这就决定了展览也不是单纯静态的,在地居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共同创作。这也是这两家专业美术馆做得非常前沿的实践。
  让我感动的一点,还有它们的“在地性”,换句话说就是接地气。粟上海社区美术馆刚在愚园路开幕时,底楼有一个修鞋摊,我特别担心这个修鞋摊会被赶走。但现在再过去,发现它一直都在那边,类似这些都是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业态,非常自然地和美术馆共生在一起。
  与在地性相对应的是,社区友好型美术馆又是社区中的一个公共空间。它更强调公共属性,而不是消费属性。公众不是通过消费来购买高端知识,因为所有的艺术议题都使得人们能够从单纯的消费逻辑中跳出来,去关心社区里的人和事。美术馆在社区中培养自己的受众,聆听居民的声音。
  记者:比如它们举办的展览和艺术活动中,社区居民都是主角。我们可以看到上海爷叔介绍愚园路历史,也可以看到小学生当城市漫游的领队。
  孙哲:没错。这样的美术馆不仅开创了一个文化空间,它们本身也是一种机制——社区微更新的机制。这与外部设计师进入的微更新不同,是一种内生的微更新。这主要体现在它带来了审美对话,它是一种双向教育,艺术家和在地者都可以表达,都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只有在这种双向教育的对话中,才能完成一种创造。
  这种创造不是说要产生艺术的大作,而是能够让其及时地呈现。这时候,艺术在社区中成为一种兴趣,一种能够触达最大多数在地者的兴趣,在地者不仅是居民,也包括在这里的工作群体。有这样的场地,基于艺术就可以形成趣缘群体的激活。
  记者:您强调了社区友好型美术馆的公共属性,跳出消费逻辑我们能看到什么?
  孙哲:在英国,很多美术馆是免费的,即使收费也是成本价。因为它不是高消费品,而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我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在当下也有疗愈的功能,它并不是消费的过程。消费社会讲究消费逻辑,花钱购买知识、购买服务,有些美术馆也成为文化消费的场所。但现在不同了,只谈消费逻辑无法满足新一代年轻人和新时代居民的需求。
  碧云美术馆的艺术疗愈课程很受欢迎。真正的疗愈就是自我的创造,以及和周围人的共创。通过一些作品、艺术活动等去认知自我、疗愈自我。这和单纯地请心灵按摩师,其效果是不一样的。
  将文化消费变成社区美育,这就是一种姿态的转向。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产生情感共鸣,彼此浸润心灵,艺术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所拓宽。
  记者:如果有一天社区友好型美术馆成了网红打卡地,在您看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孙哲:我认为打卡是快餐社会的一种玩法,也是美学教育的一个阶段。不能说打卡是完全不好的事,至少意味着众人知晓了这个地方的价值,虽然可能暂时理解得不深。
  更深入地说,打卡是一个社会空间具有包容力的体现,当然这种形式需要进一步迭代。对于打卡不能单纯地排斥,更需要转换。社区美术馆可以用一种灵活变通的策展方式,把打卡等行为也变成展览的一部分。
  记者:许多青年策展人都称自己为“社工策展人”,你如何评价他们的这一新身份?
  孙哲:“社工策展人”是一个非常有时代精神和认知深度的称谓。这个新的词汇和语境说明策展人自己就是打开状态的,对这一身份是认同的,并且意识到艺术是社会工作的一部分。
  在“社工策展人”这个称谓中,研究者和实践者相向而行,为社区工作注入了艺术的多样性和活力。每一场展览都会结束,但社会工作永远不会。社区友好型美术馆所做的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等实践,为社区治理贡献了一份力量。这时候,艺术不只是拿来展示的,而是可以解决社区里的问题,促进社区的微更新和人的发展。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社区里建友好型美术馆,跳出消费逻辑我们能看到什么 | 专家把脉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