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量:78家规模流通(物流)企业近5年复合增长率超20%

最新信息

新增量:78家规模流通(物流)企业近5年复合增长率超20%
2023-11-13 17:42:00
我国流通体系依旧处在高速发展期。
  近期,2023年现代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何黎明透露,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78家规模流通(物流)企业调查显示,2022年,调查企业营业收入平均超过1500亿元,近5年平均营收复合增长率超过20%。
  老问题
  流通体系高速增长背后是,流通企业加大营销渠道和物流网络建设,城乡对接、覆盖全国、内外联通的流通网络逐步形成。
  据何黎明披露,调查企业在国内地级市级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辐射世界各国和地区平均超过50个。调查企业积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对外投资额平均超过30亿美元。投资重点国家和区域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海外采购渐成趋势,海外仓、海外物流基地、国内外“双枢纽”等国际流通网点加快建设,多数企业参加本届进博会并带来采购意向。
  另一头,我国流通体系依旧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何黎明表示,国内统一大市场尚不健全,商品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仍面临隐性壁垒,流通规则和标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传统商贸企业亟待转型升级,农产品流通体系还比较落后,外贸发展动能减弱,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流通企业。商贸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网络分布仍不均衡,货运承载能力有待提高。
  另外,应急、冷链等物流服务存在薄弱环节。流通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信用信息应用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流通体系发展需要。
  鉴于流通企业是流通市场的主体,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世界一流流通企业。培育世界一流现代流通企业,或是解决方案之一。
  新空间
  由此,何黎明提出了他的建议。
  一是做国内外流通渠道的建设者。当前,全国统一大市场不断发展,“买全国、卖全国”的流通格局加快形成,需要流通大企业做强做实做优国内自营网络,承接流通主渠道、助力国内大循环,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巨大社会经济效益。随着我国深度融入国际大循环,带动“属地生产、全球流通”发展方式转型,需要流通大企业健全国际服务网络,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政策规则标准“软联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在更高开放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做供应链安全可控的维护者。当前,我国部分大宗商品、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近年来,全球贸易摩擦、航运延误、物流迟滞事件时有发生,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保供稳价难度增大。全球对大宗商品资源配置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流通大企业充分发挥高效流通组织能力,有效配置全球资源,主动调整国际市场格局,坚守发展和安全底线,支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三是做产业链价值创造的组织者。当前,大国竞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我国作为“世界工厂”,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需要流通企业与生产制造企业深度融合,逐步从“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再向“产业链组织者”升级,增强供应链服务能力和产业链组织能力。将生产、商贸、物流、金融等全链条连接起来,开展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推行全产业链模式,支撑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此外,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23现代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中,还提出了参与标准制订、加强品牌建设、加强企业治理等针对流通企业走向“世界一流”的建议。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新增量:78家规模流通(物流)企业近5年复合增长率超20%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