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科创园 让创新种子结出产业果实

最新信息

北大科创园 让创新种子结出产业果实
2022-10-28 11:46:00
远处翠浪翻叠、近处碧波荡漾,湖光山色间,位于宝安区石岩街道的北大科创园,一如环绕四周的青山绿水般,伴随着春生夏长、时岁更迭,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里是宝安区首批认定的“科技桃花源”之一,也是连续两年获评优秀(A类)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北京大学直属的国际化产学研创新基地,北大科创园依托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深圳活跃的创新生态,以及宝安完善的产业链条,逐步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一体的科创载体和孵化平台。
  近10年来,北大科创园已累计培育出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目前,园区共有在园企业97家,绝大部分是园区精准引进、精细培育的“种子”项目成长而来。其中,2018年引进的孵化企业正浩创新,现已成长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移动储能赛道的黑马。
  让每颗创新种子都开花结果,让每株科研幼苗都茁壮成长——这既是北大科创园身为国家级孵化器的使命,也是其历经近20年发展依然生机勃发的活力源泉。
  与时俱进?
  前瞻性思维带动园区发展
  石岩湖的一汪碧水和大眼山的青青草木,见证了一座产业园区的升级之路。
  1999年,首届高交会在深圳举办,北京大学作为高校院所组团的重要成员参展,并与深圳签订、落地首个产学研项目。
  3年后,北大科创园的现有园区在石岩湖畔落成,主要用于自主研发的显示器加工制造。不同于彼时宝安的多数园区,北大科创园在建设之初就进行了系统的设计规划,尤其是对产业园内部的宿舍、绿化、道路等公共配套设施做出充分考量。无论是生态理念的植入,还是对宜商环境的追求,这些颇具前瞻性的眼光和做法,都使得北大科创园不仅在当时脱颖而出,更为后续的发展打牢基础。
  “我们每隔三年都会对园区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与规划调整,确保运营理念与时俱进,园区发展越来越好。”北大科创园石岩事业部负责人贺雪军称,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园区也逐步转型,从以厂房租赁为主的传统产业园,成功转向以孵化为主的国家级双创示范园区。
  自2017年开始,园区确定了以北大为核心建设产学研转化基地的新方向。随后,园区与北大联合创建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学科研基地,并相继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深圳市博士创业载体等。在宝安区首批“科技桃花源”名单中,北大科创园是唯一获得双国家级资质的孵化创业载体,也是目前全区唯一的博士创业载体。
  时至今日,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提速,身居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与深中通道交会处,与光明科学城和西丽国际科教城紧密联动的北大科创园,更是力争成为深圳向湾发展的创新交互枢纽。
  “为此,北大科创园进一步明确了AIOT的产业生态定位,即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贺雪军介绍称,接下来,园区将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生物医药四大业务板块,围绕AIOT建立顶层生态系统设计,打造专业化、数字化、生态化的特色园区。
  精准孵化?
  全周期培育做强转化链条
  长期以来,北大科创园保持着入驻企业质量与入驻率的“双高”。“我们并不担心企业离开,相反对此感到欣慰和高兴。”贺雪军笑着解释,由于入驻企业几乎都曾参与园区孵化,如果企业“走出去”意味着其发展迅速、前景光明,园区现有空间已无法满足企业规模扩张的需要。
  孵化,是北大科创园的核心。近年来,北大科创园依托北京大学的科研资源,充分发掘整合北京大学上下游合作伙伴,倾力打造以北京大学为核心,集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聚集基地、创新创业和相应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国际化产学研创新基地。
  为提升孵化质效,园区秉承全生命周期培育理念,从产业门类选择、环节选择、产业培育、项目引进、产学研转化模式等方面构建创新雨林环境,为优质项目和企业提供创投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以及产业基地等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支持,促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2021年,23个北大产学研转化项目成功在园孵化;8个在孵企业(项目)在园区辅导下,斩获“逐梦杯”“宝创赛”“深创赛”“众创杯”等赛事的多个奖项。其中,在孵企业极限智能获第十三届深创赛互联网行业决赛企业组一等奖并晋级国赛。
  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的孵化能力有目共睹,孵化成果也与日俱增。例如,2018年引进的宝创赛行业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的一等奖企业正浩创新,迅速成长为宝安区首家独角兽企业,并于2021年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20年入孵的诡谷子人工智能开放实验室,现已获十余项双目视觉专利,其开发的双目视觉立体匹配算法,于今年6月刷新了国际最权威排名纪录,算法核心指标排名全球第一。
  面向未来,园区希望利用北大交叉学科优势,深度融入大湾区创新链条。目前,园区正在加快构建“1+3+N”创智产业形态,打造“以科创孵化为主导,以创新服务、总部经济、服务休闲为支撑”的创智产业体系,并预留未来产业发展空间,不断完善“科技+研发+转化+服务”的技术成果转化链条,打造产学研转化模式新样板。
  深耕服务?
  家园式环境滋养企业成长
  去年5月,创业一年的雍珊珊在北大博导的推荐下,带着正在研发的超声波传感器项目来到北大科创园。
  “我是北大的硕博连读生,得知园区有北大背景时就倍感亲切,加上博士生导师的大力推荐,我们就决定过来看看。”雍珊珊说,在综合考察园区环境、周边配套、交通设施等条件后,她和团队很快达成“迁居”共识,也顺利成为了北大创新园的入孵项目。
  “我们能够发展得这么快,因为选对了行业、选对了园区。”雍珊珊表示,北大科创园提供的不仅是一处场地,还有成熟的模块化企业服务。“平日里,园区会帮助企业落实消防、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做好安全生产;技术成果转化阶段,园区还主动为我们提供投融资、应用场景、产品推广的资源和经验。”她说,尤其是对于人才和企业符合条件的扶持政策,园区都会第一时间通知、讲解、协助填报,为大家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以创新要素为基础构建技术服务体系,北大科创园相继打造创新大讲堂、技术咖工作坊、创业大赛、创业私董会、1999创投沙龙、北大科创园大学等系列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务。2021年,园区开展一对一企业需求调研、资源对接服务超100场(次),为60余家在孵企业提供国高申报、政策辅导、税筹规划、法律咨询、人才认定等专业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打通园区内外循环驱动力,北大科创园还成立“总裁俱乐部”,为园区企业架设跨界合作、抱团取暖、资源融合、互惠共赢的桥梁。
  在完善的配套服务支持下,仅过去一年里,北大科创园的在孵企业已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新增高层次人才9人;获各类政府补助超3000万元,入驻企业中有25家成功获得融资。
  ■企业说
  美信检测:
  贴心服务让企业
  “来了不想走”
  2013年,刚成立不久的深圳市美信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信检测”)来到北大科创园,转眼就是9个年头。“最初的确是被园区内良好的环境吸引,但随着时日渐长,真正让我们离不开的是园区的服务质量和运营理念。”美信检测创始人杨振英说。
  成立于2012年,美信检测是一家拥有CNAS与CMA认可资质的商业实验室,主要提供检测、分析与技术咨询等专业技术服务,服务领域涵盖电子电气、汽车、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教育及科研等行业。
  目前,美信检测已在深圳和苏州设立了显微分析、表面分析、化学分析、热分析、电性能分析、无损结构分析、物理性能测试、可靠性验证等多个检测与分析实验室,帮助客户解决在产品研发、生产、贸易等环节遇到的各种与材料及零部件相关的工程、科学和技术问题。2015年12月,美信检测成功挂牌新三板。
  在杨振英看来,美信检测与北大科创园是一场“双向奔赴”。
  入驻园区以来,美信检测经历了数次扩张,规模从最初的3人小团队,发展到如今的百余人。“我们在园区租用的空间越来越大,而园区也无时无刻地陪伴企业成长。”他说,“园区给了我们一个安心、放心的发展环境,为我们的器材采购、市场拓展、金融扶持等需求提供一系列支持,真正让我们能够专心研发技术、做好业务。”
  好的环境让企业“愿意来”,好的服务让企业“不想走”。杨振英表示,“只要园区有空间,我们就不考虑离开。”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北大科创园 让创新种子结出产业果实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